◎ 緹
緹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糸(
),是聲。本義:紅黃色,丹黃色)(2) 同本義 [oranged red]
緹,帛丹黃色。——《說文》
緹,赤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緹十重。——《后漢書·應劭傳》。注:“赤色繒也。”
赤緹用羊。——《周禮·草人》。注:“縓色也。”
四曰緹齊。——《周禮·酒正》。注:“成而紅赤。如今下酒也。”
為治齋宮河上,張緹降帷。——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
(3) 又如:緹衣(指武士的服裝。因衣色丹黃而稱之);緹帷(橘紅色的絹制帳幕);緹齊(酒名。因其色呈橘紅而得名);緹騎(秦設中尉,漢武帝更名執金吾。以其為著橘紅色衣裝的騎兵,故稱之);緹幔(橘紅色的帷幕)。特指古代軍服的顏色,常用以代指武裝人員
凡兵事,韋弁服。——《周禮》。漢· 鄭玄注:“今時伍伯緹衣,古兵服之遣色。”
◎ 緹
緹
〈名〉
(1) 橘紅色的絲織物 [orange silk fabrics]
緹騎按劍而前,問“誰為哀者?”——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2) 又如:緹(赤色厚繒);緹繡(赤繒與文繡);緹襲(什襲。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)
(3) 莎草的籽實 [seed]
細莖有三棱,實在莖端,其色赤緹,故曰緹矣。——《爾雅》